用新思路解决暑假安全和安排难题

发布于 2023-08-13 09:14:47 来源 : 中国教育报


【资料图】

最近出现多起中小学生暑假安全事故,溺水遇险、旅行遭遇事故等,特别是齐齐哈尔市出现的体育馆垮塌事故,令人难过和揪心。舆情上也出现学生抱怨暑假“难过”:被家长安排上校外补习班,学习任务比在学校上学时还重……也有家长反映暑假“难过”:自己要上班,孩子独自在家没人管,沉迷于手机和网络游戏,孩子吃外卖吃出问题……

尽管教育部门一再强调要高度重视学生暑期安全,也对如何科学安排学生暑期生活反复引导,但事故、矛盾依然不断出现。如何化解、减少事故和矛盾,急需更有效的破解之策。学生暑期安全、安排绝不是教育部门和学校“一家之事”,单靠家庭也力不从心,在教育部等十三部门今年初颁布《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》之后,我们期待从协同育人的角度,找到解决这个老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。

假期应该是安全的。学生在假期的衣食住行学,都应该是安全的。小学生和幼儿的假期看护、中小学生出行的安全、食品的安全、网络环境的安全、体育锻炼的安全等,都应该得到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的全方位保护和重视。社会各方既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,也应该有切实的承诺、有效的行动。学校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提醒和教育、给予家长充分的指导和引导,社会特别是学生家庭所在的城市社区和乡村,应该努力创造条件,首先确保安全,其次保障学生有可去的安全之地,保障学生有获得成长和进步的校外空间和场所。政府部门对伤害学生的违规和违法行为也应该有及时、有效的处置,以儆效尤。

假期和学校生活是不一样的,但也应该是有收获、有意义的。假期也是学生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时期,但是不能把暑假当成孩子功课补习、学业逆袭、“弯道超车”的所谓“黄金期”。既然是假期,学业就应该放一放,假期应该是快乐的、轻松的。旅行、读闲书、做游戏、运动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、多睡会儿……假期应该是孩子们放松身心、开阔视野的休整期,也是孩子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求知和成长的调整期。

尽管学生们暑假不在学校了,但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还是非常重的,要努力发挥好作用。如果说假期要让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多游戏,你必得告诉家长什么是真游戏、什么是假游戏,什么游戏是可以让孩子玩的、什么游戏是不可以玩的,怎样才能不让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,什么时候应该让孩子独自游戏,什么样的游戏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玩,什么样的社区场地适合孩子游戏等,这都有赖于教师以专业工作者的身份对家庭和社区进行指导。

暑假并不是让孩子完全不学习,但是我们不建议也反对上补习班、反对强迫孩子学习、反对让孩子成天学习甚至把学校生活简单搬回家庭。但是,我们必得让家长知道,孩子暑假的成长和进步体现在哪里,暑假期间的求知学习和平时在校学习有什么不同,应该怎样学、学什么,还要提醒家长不要被网络上那些推销广告所欺骗……这也有赖于教师以专业工作者的身份对家庭和社区进行指导,需要政府对补习班等进行规范和限制。

有的人甚至有个别专家说“不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”。针对部分家庭在暑假给孩子沉重学业负担的安排而言,这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。但必得让家长知道,这句话要辩证地看待,安排要尊重孩子的兴趣、让孩子有充分的自主权,但并不意味着家长和社会要甩手不管,孩子们可以“任我行”。怎么科学安排、合理安排,这也需要教师以专业工作者的身份加以合理引导和指导。

鼓励孩子走出去,走到哪儿去?到博物馆去,到风景秀丽的地方去,到人文历史丰厚的地方去,到乡土自然中去……这些地方是不是能给中小学生友善的对待、妥善的照顾、完善的安全保障?鼓励孩子阅读,读什么?哪些书中隐藏着不适合孩子阅读的内容?哪些书适合哪个年龄段的孩子?……上面这些问题,不仅需要学校来解答,也需要家庭、全社会来解答。家校社少了一方,都不能完成对这些问题的回答,家庭、学校、社会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定位,尽好自己的责任。

用协同育人的新思路做好中小学生暑假的安全和安排工作,家校社在这一工作上共同发力,形成深入、互补、有效的协作,盯住暑假安全,做好暑假安排,不仅有助于保障今天的孩子平安、健康地成长,也可以为实现“到2035年,形成定位清晰、机制健全、联动紧密、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”这一目标,先行先试,探好路。这一工作势在必行。

(作者系本报记者)

《中国教育报》2023年08月13日第4版

关键词: